栏目导航

位置:首页> 法院要闻

车轮上的争议 菜摊前的审判——邹区法庭把庭审开成普法“公开课”

点击:14

为推动司法服务向基层延伸,增强市场主体法治意识,近日,钟楼法院邹区法庭在凌家塘市场法律服务站公开审理一起运输合同纠纷案件,开展“以案释法”普法活动,让商户和货运司机“零距离”感受司法公正,获得广泛好评。

本次巡回审判聚焦一起因货物损坏引发的运输合同纠纷。原告某商贸公司与被告货运司机张某签订运输协议,约定将一批生鲜食品从产地运往凌家塘市场,但货物抵达时因运输途中温控设备故障导致大量腐烂。双方就赔偿责任产生争议,商贸公司起诉要求张某承担全额损失。庭审现场设在市场交易大厅旁的临时审判点,国徽高悬、法槌敲响,承办法官严格按照法定程序,组织双方当事人围绕运输合同约定、货物损坏原因、责任划分等焦点问题进行举证质证和辩论。

“运输合同明确约定司机需全程监控温控设备,现因被告未尽到妥善保管义务导致货损,应当承担违约责任。”原告代理人出示合同条款及检测报告。被告则辩称设备故障属于不可抗力,自己已尽力补救。法官结合双方提交的行车记录仪数据、维修记录等证据,依据《民法典》运输合同相关规定,当庭认定被告未按合同约定履行运输义务,需承担主要赔偿责任,并就判决依据进行详细阐释。严谨规范又贴近实际的庭审过程,吸引了众多商户和货运司机驻足旁听。

庭审结束后,邹区法庭干警就地开展“以案释法”普法活动。针对运输合同签订中的风险防范、货物验收标准、不可抗力认定等商户和司机关注的法律问题,法官结合典型案例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并发放《运输合同法律风险提示手册》《商户经营法律指南》等宣传资料。在法律咨询台前,干警们耐心解答商户提出的债务追偿、合同违约等问题,为货运司机普及劳动权益保护、交通事故处理等法律知识,引导大家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第一次现场旁听庭审,没想到一个小疏忽就可能造成大损失,以后签合同一定要明确权责!”经营果蔬批发的王女士感慨道。货车司机李师傅也表示:“法官讲得很透彻,让我们知道了运输过程中要注意哪些法律风险,这种普法方式特别实用。”

凌家塘市场日均车流量超万辆,运输合同纠纷、交易矛盾多发。此次将巡回审判与普法宣传结合,旨在通过“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方式,增强市场主体法治意识,从源头预防矛盾纠纷。未来,法庭将持续深化司法便民举措,针对市场经营特点开展定制化普法,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护航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